立足县情 着眼发展 谋划长远——上杭县聚才引智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
近年来,上杭县牢固树立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,以引进培养留住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,坚定不移实施“人才强县”战略,创新机制体制,优化发展环境,打造人才高地,先后被确定为“福建省人才强县试点”和“福建省金铜产业人才聚集基地”。
1. 立足县情,“精准引才”构筑人才聚集基地。一是产业搭台引才。主动跟进全市“365”产业,制定出台《上杭县关于实施“人才强县”战略的意见》、《上杭县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》等政策文件,从政策扶持、经费保障、管理监督等方面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力度。发挥金铜产业龙头带动作用,在县工业园区和蛟洋循环经济园区组建企业人才服务专业队伍,定期采集企业产业人才需求信息,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接人力资源机构和“猎头”公司为企业精准猎挖人才。同时,积极推动紫金矿业、紫金铜业与高校院所、院士专家加强对接,创办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,成立有色金属技术研究院,建成黄金行业唯一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紫金矿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紫金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紫金铜业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,着力打造“金铜人才”高地。目前,全县共引进各类金铜产业人才2800名,其中国家级高端人才16名,省级以上高端人才8名。二是项目唱戏引才。将打好项目落地战役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,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项目成果转化,对引进人才参与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、重大工程、重点建设项目,对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在我县实现产业化,自项目建成投产之日起三年内,县财给予科研经费配套补助,同一人才、同一项目每年最高补助1000万元。近年来,通过推动项目发展帮助企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,其中博士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人,硕士35人。三是平台搭建引才。依托沿海发达地区和人才高密集区的上杭异地商会、同乡会、支乡会等组织机构,设立招才引智分社,建立“杭籍在外人才库”,并通过开展推介座谈会和“优秀人才杭川行”等活动,实现“以才引才、以情引才”,服务社成立以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余名。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政策,引导企业聘请国内外专家、教授、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顾问,通过实地指导与“远程会诊”相结合的办法,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共带动41名国内外专家、教授、院士等尖端人才到杭兼职挂职或提供服务。
2. 着眼发展,“柔性育才”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一是定制培养育才。创新“校企联姻”培养模式,引导企业加强同高校的产学研对接,通过外派培训,“订单式”培养员工,两年来共选派400多名企业人才到清华、厦大等高校学习培训。推行“卓越技师”培养计划,深化同高校合作,联合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,在高级经营管理人才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、高技能人才等“三高”人才实施差异化定制培养,目前已依托福州大学紫金学院、县职业中专以及省技能大师工作室,建立“铜加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”和“建筑人才培训中心”,累计培育重点产业技能型人才8000余名。二是名师带徒育才。实施“名师带徒”工程,引导全县15名各行业领军人才与青年后备人才建立“师徒”传帮带关系,在课题调研、专业技术、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指导,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,培养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。同时,针对我县人才数量较多、技术要求较高的教育、医疗、建筑、农业等行业,依托行业协会作用,采取专家授课、视频教学、实践教学、对外交流等方式,开展各类培训,两年来全县共开设三批次300余人电子商务培训班,“请进来”县外专家、“名师”教授讲学50多人(次),组织1200多人(次)参加继续医学教育、远程医学教育,选拔116名农村实用人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。三是能力提升育才。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工程,县委县政府每年选派重点产业方面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领军人才、企业技术骨干、中青年科技专家分批次、分层次到国内外一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知名企业进修学习,提升人才综合素质。今年全县选派了1名县政府分管工业领导和3名重点企业高管参加清华大学“产业转型升级”高级定制培训班学习。
3. 谋划长远,“环境留才”增强人才发展后劲。一是机制保障留才。制定了“高端人才引进奖”、“科技创新人才奖”、“规模企业人才引进奖”、“技能大师带徒奖”等奖励政策,对引进符合条件高层次产业人才给予15—30万的购房补贴和3—100万的配套奖励。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,优先推荐提名高层次人才作为全国、省、市、县各级党代会代表,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;积极推荐高层次产业人才参评全国、省、市、县劳动模范和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近年来,全县共22名高层次人才被推荐为各级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各级劳动模范和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同时,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、各乡镇和重点企业组建人才工作联络办,配齐专(兼)职人才工作联络员,实现县、乡、企三级人才工作网络全覆盖。二是激励保障留才。加大现有人才奖励扶持政策,在科研经费补助、项目创新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,推动重点企业建立高端人才高薪制、科研免责制、人才重奖制等保障激励机制。探索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,将人才工作经费预算提高到每年1000万元,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建设人才发展平台,并采取税收返还、奖励政策等方式帮助企业引才留才。两年来,全县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,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,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,发放新建人才发展平台奖励资金220多万元。三是服务保障留才。创新网上服务机制,建设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网和微信平台,通过建立重点产业人才、项目、资本库和组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联盟,推动人才与技术、技术与项目、项目与资本实现最优匹配。进一步完善服务人才生活机制,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涉及户口迁移、住房保障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、医疗保健等提供优先服务通道。近年来,先后支持紫金矿业、紫金铜业、瓮福紫金、志成电子、清景铜箔等企业建成人才公寓20余幢,解决1000余名企业骨干人才安居问题。